|
發佈時間 :2010-11-20 |
文章轉載自國健局網站
|
長庚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 邱政洵教授 林奏延院長
進入六月份後,全台腸病毒疫情急速攀升,上一周單周就再爆發40個重症病例,迄6 月11日已有183個腸病毒重症通報病例,創下近年來新高,更已經不幸奪走六名幼童寶貴生命,由於過去兩年沒有大流行,在大部分幼童沒抗體情況下,病毒呈現快速傳播的趨勢,最嚴重的區域為南部及中部,北部也有逐漸進入高峰的趨勢。
腸病毒主要經由腸胃道(糞-口、水或食物污染)或呼吸道(飛沫、咳嗽或打噴嚏)傳染,亦可經由接觸病人皮膚水泡的液體而受到感染。在發病前數天,喉嚨部位與糞便就可發現病毒,此時即有傳染力,通常以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;而患者可持續經由腸道釋出病毒,時間長達8到12週之久。因此預防之道首重避免接觸感染者及洗手,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。此外,應注意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,在流行期間,避免出入人潮擁擠和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,以及儘量不要與疑似病患接觸,尤其是孕婦、新生兒及幼童。
新生兒及嬰兒應多餵食母乳,以提高抵抗力,母乳中含有大量的乳鐵蛋白,長庚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曾針對乳鐵蛋白與腸病毒71型進行研究發現,當乳鐵蛋白先和實驗細胞接觸後,再加入腸病毒71型,可明顯減少細胞被病毒的感染。在一定濃度下,乳鐵蛋白幾乎可達百分之百的抑制病毒效果,不過,值得注意的是,在實驗中,若病毒已先接觸細胞後才加入乳鐵蛋白,則效果有限;但若乳鐵蛋白和細胞先作用之後再接觸病毒時,則可明顯減少病毒的感染。可見乳鐵蛋白主要用來「預防」腸病毒71型,而非感染後的「治療」。以上研究成果巳發表在「感染症醫學期刊」(2002年)。
腸病毒目前尚沒有有效的治療藥物或疫苗,防治之道唯有預防。良好的衛生習慣、通風及寬敞的環境,都是預防腸病毒感染的重點。由於乳鐵蛋白對腸病毒71型可能的抑制效果,加上母乳中所含的免疫球蛋白、成長因素及干擾素等能抑制細菌及病毒滋生,並且含吞噬細胞、巨噬細胞及中性白血球以吞噬細菌,能夠有效增加嬰兒免疫力,因此建議民眾,餵母乳還是最好的選擇。 |
|
|
|